夹缝中求生的台湾专线物流如何寻求突破?
专线要生存,或做大做强,发展成为网络型企业;或做专做深,成为小范围龙头;或改变思路,拓宽从业范围。
一、复制复制再复制:构建网络型企业
台湾专线要发展为网络型企业,自身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积累,同时也要具备投入大量资金的能力。因此,仅有小部分前期布局较完善且规模发展较好的大型专线企业,具备发展成为网络型企业的潜力。只有潜力是不够的,专线必须要在短期内快速发展,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发展方案建议如下:
1.制定发展规划
对于专线而言,首要问题是自我评估。发展成为网络型企业,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将随着线路的增加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专线必需精确分析自有货源、设备、人员等核心资源情况,预先制定清晰的发展规划,避免发展过程中出现资金断流,导致功亏一篑。
2.优化经营模式
制定规划后,专线需要增加预开线路货源,除挖掘现有客户潜力外,还要尽可能在市场上挖掘该线路上的大客户,提升货源稳定性。
如遇到前期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多点卸货等变通模式提升时效,确保服务质量,以提高客户认可度,迅速占领市场。
3.完善管理体系
对于自建网络型物流企业,新增网点的发展决定其网络发展速度;因此,专线应制定规范的作业流程和完善的奖惩机制,借此激发新增网点动力,以期实现快速发展目的。
目前,部分民营自建网络型物流企业由于分配机制不健全,作业流程不完善,致使网点消极怠工,发展速度反而不如加盟型企业。
4.人才体系构建
专线最缺的不是资金也不是设备,是人才。网点负责人的能力,将直接决定网点的生死存亡。因此,专线应该重视自身人才体系构建,前期需要快速发展的时候,通过外聘优秀人才优化人员结构,同时注重储备人才培训发展;后期发展平稳后,通过竞聘自荐等模式,选聘网点负责人,最终实现人才的合理化配置。
5.加盟招商模式
专线企业自身粗糙的管理模式和薄弱的人才储备是快速发展的最大阻碍,管理模式和人才储备上的弊端,可能导致自建网络的经营情况反而不如加盟网络这一结果。如果对自建网络缺乏信心,又需要迅速扩充网络,专线可以考虑通过加盟模式发展网络,达到快速建网目的。
二、转换发展重心:成为地区短途龙头
最后一公里配送,一直是物流行业无法解决的难点;随着县城和乡镇网购份额逐渐增加,县城和乡镇的配送时效问题也日渐突出。对于专线而言,如果放弃经营效益不佳的长途线路,转为发展地级市到其所属县域、城镇的短途班车专线,为电商和其他客户提供短途物流服务,增长潜力明显。方案建议如下:
1.线路优胜劣汰
对现有线路进行评估,保留精品线路,淘汰微利薄利线路;同时,对淘汰线路的车辆进行整合,淘汰部分老旧车辆,将其置换为中小型短途车辆。
2.聚拢短途运输需求
目前,大部分发往县城和乡镇的货物,由大型物流节点城市中转分拨完成;由于县域及乡镇的物流资源不足,分拨时效较差。专线可考虑整合此类需求,将分拨货物发展为固定合同货源,为开通本地区短途班车做准备。
3.发展短途定时班车
原先自有的专线短途配送需求,加上整合的各类固定合同货源,专线具备了开行本地区短途定时班车的能力。通过精细化经营,有望发展为地区短途运输龙头企业。
三、跳出物流干物流: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大多数专线经营者长期忙于线路经营管理,劳心劳肺,接触到的大多是与物流相关的人和事,忘记了物流之外还有广阔的天空。
在此建议各位专线经营者不妨忘记身份,跳出物流看物流,可能会有不同的发展思路:
1.发展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滞销是近些年困扰农民的烦心事,造成这一问题的最大原因是物流不畅。专线可以考虑现有线路上的农产品物流开发,向上联系卖家,向下联系买家,通过买卖差价和运输收入增加经营渠道。
2.为物流人提供增值服务
专线经营者可以学习犹太人,既然不能做甲方的生意,为什么不来做物流从业者的生意呢?物流人自身显然更能理解物流人真正需要什么。
举个例子:专线的旧车可以改造成移动餐馆、旅馆,在各类物流园区周边,为司机解决衣食住行等日常问题。路,始终在自己脚下,靠人不如靠己,专线自强自立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